焯水是做饭的常见工序,不过确实有很多朋友搞不清需要焯水的食物到底有哪些?
有些食物如果忽略了焯水,不仅口味受影响,还可能带来一定的健康风险。所以,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最好一定要焯水的食物。
1.高草酸的蔬菜
草酸是很多蔬菜中都含有的一种抗营养成分,只是在含量上存在差异。日常饮食中草酸摄入过量,可在吸收前与钙形成不溶物,妨碍钙的吸收,吸收后又可与体内的钙及其他物质形成难溶性草酸盐,增加患结石的风险。像大白菜、小白萝卜、卷心菜、绿豆芽、红萝卜缨等蔬菜草酸含量低,可以放心吃。而菠菜、空心菜、芹菜、苋菜、马齿苋等蔬菜草酸含量都比较高,吃之前需要经过焯水处理去除草酸。
2.有“毒”的蔬菜
有些蔬菜生来自带毒素,如果不焯水或生吃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严重会要命。比如生的豆角、四季豆中含有皂甙,皂甙含有能破坏红细胞的溶血素,对胃肠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会引起充血、肿胀及出血性炎症,可造成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烹调前焯水,是避免中毒的好方法。鲜黄花菜中的某种成分食用后会导致恶心、呕吐、口干舌燥和腹泻。目前不能明确这种成分是什么,不过鲜黄花菜经沸水处理3~5分钟可安全食用。
3.高亚硝酸盐蔬菜
提到“亚硝酸盐”,很多人会想到致癌。其实亚硝酸盐本身不致癌,但它在被我们吃进身体后,会在胃酸的环境下生成亚硝胺,亚硝胺属于致癌物,过量摄入会增加健康风险。所以,亚硝酸盐含量高的蔬菜一定要焯水后再烹调。叶菜类亚硝酸盐含量比其他类蔬菜要更高一些,尤其是叶菜中的香椿,亚硝酸盐含量更为突出。所以,香椿别再生吃蘸酱,建议炒鸡蛋时,也提前焯水。
4.寄生虫污染的蔬菜
水生植物很可能被寄生虫污染,比如我们常吃的荸荠、莲藕、菱角,不要直接用它们做凉拌菜,很可能感染姜片虫,轻则腹痛腹泻、恶心发热,严重甚至会引发肠梗阻。焯水之后再凉拌,能保证食用安全性。
5.不好清洗的蔬菜
有些蔬菜沟沟壑壑比较多,很容易藏污纳垢,农药残留问题也比较严重。比如西兰花、菜花、木耳都不好清洗,缝隙中还可能有泥土和虫卵。不过,西兰花富含维生素C,焯水时间别太久,避免维生素C损失殆尽,一般焯水1~2分钟即可。
6.有血污或异味的食物
排骨、羊肉、猪大肠等动物性食物,可能会携带血污或异味,焯水能减轻它们的影响,提升口味。焯水时可以加入大葱、姜、八角等天然香料或料酒去腥增香。
“焯水”加工后,蔬菜的颜色会更鲜艳,肉类的异味会减少,也会缩短烹调的时间。尤其对于CKD患者而言,“焯水”加工食物的好处尤为重要!
蔬菜、水果先切再“焯水”后食用,可以去除蔬果中部分钾,从而降低了高血钾症发生的风险,也增加了患者可选择的蔬果种类,而不仅仅局限于低钾的蔬菜水果。
肉类“焯水”后既能降低嘌呤的摄入量,又能降低磷的含量,是非常适合老年CKD患者的烹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