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马上就要来临了!俗话说“棕子香,香厨房”,作为端午节的重头戏——粽子,让很多吃货们蠢蠢欲动。那么,面对粽子的诱惑,咱们肾友该如何抉择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粽子的材料。
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等。主要有甜、咸两种口味。
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
面对种类繁多的粽子,咱们肾友在选择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尽量避免食用肉粽
我们肾病患者在饮食上要严格遵循“五低”的饮食原则,即:低盐、低磷、低钾、低脂、低蛋白。而肉粽相比其它粽类,热量、脂肪、蛋白等更高,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肾友吃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对肾脏造成负担,因此,肾友要尽量避免食用。
2.食用要适量
一个普通的粽子,含米量约一碗左右,热量约为400至500卡路里,因此咱们肾友一次食用不要超过一个,否则会带来过多的淀粉引起体重上升,还可能过于饱胀引起消化不良。
粽子中的糖量较高,糖尿病肾病患者如果不加节制食用,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最后,小编提醒:食用粽子时最好搭配新鲜的水果蔬菜,这样可以帮助消化,另外,切忌吃粽子后不能马上喝凉水,以免造成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