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vs血肌酐:二者什么关系?谁对肾病最重要?
慢性肾脏病有两个显著的标志:尿蛋白和血肌酐,很多人搞不清楚它们是什么关系?谁是最重要的关注重点?谁对身体的危害更大?
|血肌酐升高对身体的危害更大!
为什么?
尿蛋白是肾脏病信号,有了尿蛋白的患者,如果肌酐不高,大部分患者的蛋白尿是可以治愈的。
而肌酐一旦升高,说明肾功能已经损伤50%之上。如果是慢性的、超过三个月以上,这种损伤是很难恢复的,若不能恢复就意味着肾脏病缓慢进展。
事实上,肾脏存在正常老化的现象,即使肾功能完全正常的健康人,40岁之后,每年肾功能也会损伤1%。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两个肾脏像值班一样地交替工作,而肌酐一旦升高,说明肾脏一直在工作,没有休息,肾脏过劳也是损伤肾功能的重要因素。
|尿蛋白VS血肌酐,谁是治疗重点?
都重要!早期侧重尿蛋白。
因为蛋白尿阶段可治疗,甚至可治愈!而肌酐一旦升高,治疗难度会成倍增加,因此要重视蛋白尿的早期治疗。
大量蛋白尿也会损伤肾功能,蛋白尿量越大,对肾功能损伤越重。但不同的肾脏病理类型,蛋白尿对肾损伤的意义并不一样。以IgA肾病为例,要求尿蛋白量控制在0.5~1g/24h,最好是<0.3g/24h。
治疗目标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肾脏病而定,避免过度治疗,切不可刻意追求“漂亮的化验单”。因为过度的治疗,可能会造成药物副作用、经济负担等问题,所以正确的解读尿蛋白,对治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如果一旦发现肌酐升高,一定要仔细评估,早期肌酐升高也可能治愈。但如果肌酐从100-200μmol/L发展到400-500μmol/L,将会很难治愈。
总结:尿蛋白和血肌酐升高都是肾脏损伤的结果,尿蛋白既是肾脏损伤的早期表现,又可以加重肾功能损伤,所以肾脏病早中期以控制尿蛋白为主。血肌酐明显升高后,则以控制并发症,保护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为主。
|李教授对肾友说的话:
① 积极治疗,找专业的医生做专业的治疗会有更好的效果。
② 不要悲观,保持好心态。
③ 坚持定期复查,重视监测指标,不错过任何的治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