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多囊肾知识

肾功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时间:2024-07-18 作者: admin22 阅读量: 5 栏目名: 多囊肾知识 文档下载

当肾病进展到尿毒症时,透析和肾移植是两种延续生命的手段。但是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肾移植费用较高且肾源紧缺,不能很好地解决尿毒症问题。

除了透析和肾移植外,尿毒症还有没有其它办法?

其实,相当一部分尿毒症患者是「可逆性尿毒症」,在纠正可逆因素、给予支持治疗后,得以避免透析或是肾移植。

什么是可逆性尿毒症?

是指伴有可逆因素的尿毒症,包括:

1.可逆性原发病:狼疮性肾炎、梗阻性肾病、肾盂肾炎、高血压肾损害等等,以及其它肾病出现的肾功能快速进展。

2.感染:最常见的一种急性肾损伤因素,多为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占约80%.

3.脱水:常出现于大量出汗、呕吐、腹泻、手术大出血、过度利尿、尿崩症等等

4.Ⅲ度及以上的心衰:患者的身体活动明显受限,低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心衰症状。心输出量下降,肾脏得不到充分的血流而功能迅速下降。

5.高血压:首先引起肾小管间质病变,进而引起肾小球病变,进展迅速。

6.贫血重、肾损轻的不相称贫血:由肾小管间质病变引起,短时间内可恢复。

7.严重酸中毒:肾脏排酸能力降低,使血液偏酸性,进一步加剧肾功能恶化。

8.重度电解质紊乱:重度电解质紊乱,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加重的因素之一,纠正电解质紊乱对改善肾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一般情况下,如果3个月内的血肌酐升幅超过20%,往往是急性的、可逆的因素所致。

尿毒症患者,尤其是刚发现尿毒症的患者,需要仔细排查可逆因素。有研究显示,50%-60%的尿毒症患者伴有可逆因素。

可逆性尿毒症,能逆转到什么程度?

有研究显示,尿毒症患者纠正上述可逆因素,平均可使患者的血肌酐下降133μmol/L;对比来看,没有上述可逆因素的患者,保守治疗的缓解率仅为0.3-2.8%.

逆转程度与该患者肾脏的病变性质有关。多数可逆性尿毒症患者,是可逆病变(比如炎症)与不可逆病变(比如硬化、纤维化)共存,肾功能得到部分恢复者居多。而肾功能完全恢复、完全未恢复的患者,都较为少见。

慢性肾脏病按照肾功能可分为1→2→3→4→5期,可逆性尿毒症(5期)能恢复到4期便是成功的,患者可以晚透析几年、多几年寿命。伴有急性肾损害的尿毒症患者,往往可恢复到3期或者更好,具有更高的治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