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肾脏细胞损失掉2/3以上时,肾脏排泄肌酐的能力不足,血肌酐会升高,即肾衰发生。肌酐高的患者最想要的,是把肌酐降下来。
然而在降肌酐之前,可能有一件更紧急、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这件事如果办不好,不仅肌酐降不下来,而且肾脏和心脏都保不住。
这件事就是肾脏和心脏的双重杀手:“三高一低”。
你可能知道肾病综合征的三高一低:高度水肿、高脂血症、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
而肾衰也常出现三高一低:
高血压
高血钾
高血磷
低血红蛋白
相比肾综的三高一低,肾衰的三高一低更要命。
肾衰的三高一低,有什么危害?
1.高血压
血压升高,会加大对血管壁的冲击力。
冲击肾脏的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袢(肾小球)硬化,进而缺血,肾小管和间质因为缺血而发生纤维化。肾脏本是拳头那么大的两块鲜活的肉,到尿毒症就变成了鸡蛋一样小的硬纤维块。
冲击心脏的血管,会冲破血管内膜,胆固醇乘机而入,进入血管壁形成斑块——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闭塞。尤其是冠状动脉硬化(冠心病),冠状动脉像帽子一样罩住心脏、给心脏供血,它一缺血,心脏就岌岌可危了。心脏病是肾病/尿毒症患者的首位死因。
血压一高,肾脏和心脏双双遭殃。所以肾衰患者必须将血压控制到130/80mmHg以下(最好是在家测血压并将高压控制到120mmHg以下)。
2.高血钾
肾衰患者经常被医生告诫不要吃这种那种水果,便是害怕其中丰富的钾元素,高血钾是一种严重的肾衰竭急症。
钾肩负着传递心跳电信号的重任,无论是高了还是低了,心脏都无法正常跳动。高血钾严重时,钾信号瘫痪,会发生心脏骤停。
所以肾衰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血钾(在电解质项目中),必要时遵医嘱服用降钾药。
3.高血磷
肾脏排泄能力下降时,磷元素排不出去,经常出现高血磷。
高血磷经常伴随着骨钙流失、血管钙化、肾性骨病,这个并发症有一个拗口的名字: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代谢紊乱及骨代谢异常(CKD-MBD),高血磷是一个突出的标志。
高血磷和心脏、骨骼、甲状旁腺、血管和血钙和的关系较为复杂,这里不再展开。肾友们要认识到血磷的重要性:研究表明,血磷每升高1mg/dl(约0.3mmol/l),死亡风险会增加18%.
肾衰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血磷、血钙和甲状旁腺素,必要时服用磷结合剂(降磷药)。
4.低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俗称血色素,它低了就表示出现了贫血。
血红蛋白的任务是携带氧气,随着心脏泵血而输送给全身。如果血红蛋白少了,携氧量不够,心脏就不得不开启引擎增压,更加卖力地跳动。时间一长,会累出心室肥厚、心力衰竭。
所以肾衰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看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必要时应用铁剂、促红素、罗沙司他等药物提升血红蛋白、纠正贫血。
你发现了吗?肾衰竭的这几个主要的并发症,都和心脏有关。我们常说心肾一体,因为当肾脏失去功能时,心脏与肾脏同呼吸共命运。
肾衰会引起肌酐高,肌酐固然要降。但同时也不要忽视这三高一低,毕竟肾脏引起的心脏问题,性命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