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多囊肾知识

肠道有益菌竟是护肾使者

时间:2024-03-29 作者: admin22 阅读量: 6 栏目名: 多囊肾知识 文档下载

近年来,肠道菌群是备受大家关注的概念,而且它确实和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认识肠道菌群

新生儿出生后,会直接接触来自母体及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同时这些微生物快速地在婴儿体内定植。

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人体与微生物之间不断发生着各种相互作用,保持着互惠互利的关系。80%的微生物都集中在肠道。

肠道微生物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二大脑,会影响我们的胃口、心情甚至胖瘦。有研究指出:大便干重的1/3,甚至50%都是肠道菌群,而不是食物残渣。

我们人体微生态系统菌群种类达500余种,数量达100万亿个,重量约1271克,相当于肝脏的重量。

|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

①生物拮抗作用

  • 可以屏蔽异常、不健康的菌群,防止外籍菌入侵;
  • 可降低肠道微环境酸碱度,保证微酸环境,才不易滋生细菌,所以胃里细菌较少;
  • 营养争夺占优势,限制外籍菌生长繁殖;
  • 产生类抗生素物质,抑制、杀伤外籍菌。

②生物化学屏障

肠道菌群可以在肠道形成一层膜,这层膜叫化学屏障,可以阻挡外来物质。

③代谢与营养吸收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除了胃液、肠液等酶的消化外,肠道菌群起到巨大作用。

另外,胃肠免疫屏障、维持内环境稳定、抑癌作用都与肠道菌群密不可分。

总之,肠道菌群发挥着促进微生态平衡及保护宿主健康的作用。肠道正常菌群的生理功能作用在身体的方方面面,甚至影响情绪。因此一定要重视肠道菌群均衡。

|肠道菌群和肾病的关系

饮食与肠道、肾脏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关系。

年龄增长、高脂高糖饮食、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抗菌素滥用都会损伤肠道菌群平衡。

肠道菌群中的有益菌具有「占位保护」作用。当有益菌减少时,有害菌就会趁虚而入,从而导致各类疾病发生。

正常情况下,人体产生的多种尿毒症毒素需通过肠道入血,经由肾脏排出。但慢性肾病(CKD)患者由于肾功能减退,肾脏功能受损导致体内尿毒症毒素积聚。而尿毒症毒素又可影响肠道微生物和肠壁完整性,影响毒素的产生和炎症状态,增加慢性肾病(CKD)的全身并发症和死亡率。

所以,当肾脏病患者到了尿毒症期、或是需要饮食控制的阶段,饮食的限制、药物的使用都会导致肠道菌群功能和数量的异常。

辩证地说,肠源性问题产生尿毒症毒素增加,毒素增加也会导致肠道功能障碍,让细菌失调,从而破坏肠道屏障黏膜。也会导致中枢神经功能紊乱,患者会表现出食欲不振、营养不良、乏力、消瘦。同时会增加尿毒症患者发生肿瘤、心血管合并症的风险、以及加速慢性肾病进展。

|肾友如何改善肠道健康

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干预肠道菌群的平衡,减缓肾脏病对身体的损害。

①要吃得好。清淡饮食、增加粗纤维饮食,补充益生元、有益菌来保护肠道。可以尝试地中海饮食,不过高血钾患者要严格控制坚果摄入量。

②调节肠道微生态。有些药物会造成肠道微生态紊乱,比如含钙的磷结合剂。所以要补充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

③透析患者可强化透析。毒素清除得多,肠道菌群也能得到调节。

④抑制肠源性毒素来源。采取药物治疗和透析相关措施。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刺激黏膜产生抗炎症细胞因子,能够提高肠道免疫性。

|补充益生菌小tips:

①选择益生菌,首先看菌株是否适合自己,同时要看产品的活菌量,活菌量越高越好。

②吃益生菌并不会立竿见影,需要坚持服用,大概2-4周会看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