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是同一类疾病,慢性肾炎是由急性肾炎演变来的,这完全是错误的认识。
|什么是慢性肾炎综合征
慢性肾炎综合征是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组肾小球疾病,是临床呈慢性过程的肾小球肾炎的统称。IgA肾病、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肾小球硬化症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都可以表现为慢性肾炎,我国以 IgA肾病最多见。
|慢性肾炎综合征的病因
慢性肾炎综合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男性为主。其起病方式多样,常常隐匿或慢性起病,部分患者可因劳累、感染等诱因使病情突然加重而类似于急性发作。
|慢性肾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慢性肾炎综合征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为基本临床表现,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由于疾病的病因、病理类型、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得到恰当治疗不同,临床表现轻重跨度很大,轻者可以仅仅表现为尿检异常而没有明显症状,重者可以明显浮肿、高血压,并很快进展到尿毒症。
实验室检查一般显示尿检异常,24小时尿蛋白常在1~3g,以及肾小球源性血尿,可见管型。出现肾功能减退后伴有血尿素氮和肌酐的升高,以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B超常常提示双肾实质回声增强、肾脏萎缩。
慢性肾炎综合征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后,肾功能逐渐恶化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消化道症状、贫血、肾性骨病等),最终发展至尿毒症。
病变进展速度影响因素很多,一般临床上血压和蛋白尿控制不好的,以及病理类型较重的患者肾功能恶化往往较快。
|什么是急性肾炎综合征
急性肾炎综合征是指一种病理学表现为肾小球内弥漫性炎性改变,临床表现为突然起病的血尿,红细胞管型,轻度蛋白尿,时常伴有高血压,水肿和氮质血症为特征的综合征。
|急性肾炎综合征的病因
可引起急性肾炎综合征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急性链球菌感染,SLE、过敏性紫癜等疾病累及肾脏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某些病理类型在疾病的某一阶段也可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
|急性肾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由急性链球菌感染所致急性肾炎综合征多有猩红热、扁桃体炎等链球菌前驱感染史,感染后7-21天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浮肿、血尿和高血压等三大症状,还可伴轻度贫血、疲乏及腰痛等。
典型者为眼睑浮肿,数日后可发展至下肢及全身,该类型浮肿首先发生于组织疏松部位,称为“肾炎性水肿”,与“肾病性浮肿”不同;血尿多为深茶色或棕色,病情缓解后转变为镜下血尿,可持续数月;多数为轻至中度血压升高,表现为头痛、头晕、呕吐等。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一般为自限性,2-4周内病情可自发缓解。少部分患者病情严重,可出现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由SLE、过敏性紫癜等疾病所致急性肾炎综合征各有其肾外表现。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某些病理类型如IgA肾病、膜增生性肾炎等其临床表现可以类似于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通过肾病理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