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性肾脏病治疗过程中,大家最“敏感”的一项指标非肌酐莫属。稍有升高可能就会一直揪着心,能不能控制住,病情是不是恶化了,有没有肾衰竭的风险等这些问题。其实肌酐的威力有时候被高估了。
为了好辨别肾功能损伤的程度,以及病情发展的阶段,通常以肌酐划分为4个阶段。
肌酐105-180,肾衰竭1期;肌酐180-440,肾衰竭2期;肌酐440-707,肾衰竭3期;肌酐超过707,肾衰竭终末期,也就是尿毒症阶段。
很多时候大家以肌酐划分慢性肾病发展的分期,比如肌酐130属于肾病2期。
200属于慢性肾病3期,其实是有误区的。慢性肾病1-5期的分期通常看肾小球滤过率。
而肌酐一旦升高肾功能就已经受损,所以更适合作为慢性肾衰竭或者慢性肾功能衰退的分期节段依据。
所以有部分患者肌酐100多200多就被诊断为肾衰竭,并不是“夸张”。而且是处于肾衰竭初期阶段的。
肌酐高低代表了肾功能衰竭程度,那肌酐处于哪个阶段还有逆转机会,哪个阶段主要是以维持为主?
肌酐在105-180之间有很大逆转空间!这个阶段是肾功能衰退的初期,可逆因素很多,而且肾功能刚刚损伤没有显著并发症,主要是以血液内毒素水平升高为主,包括尿酸、尿素氮、胱抑素C等指标,所以此时治疗的关键是稳定肾功能,促进血液毒素代谢,抑制肌酐等指标额升高。稳定肾功能主要是改善受损肾细胞的情况,同时找准原发病从根本入手可以稳定住不进展,持续维持数十年,尿毒症风险小。
肌酐180-440之间有部分逆转机会!
进入这个阶段,肾功能发生实质性的进展,部分受损严重的细胞不可逆转,且越进展损伤的肾细胞越多。
因此要对受损较轻的部分肾细胞及时地进行修复治疗,也就是我们说的可以好转的部分。同时保护好剩余完好的部分持续发挥作用。
改善肾细胞的关键是稳定肾脏内血液流通的情况,保护好毛细血管,稳住肾功能整体作用,延长肾脏的寿命。
保护剩余肾细胞的治疗需要注意一些损伤肾脏的因素,包括慢性和急性因素两方面。急性因素包括感染、药物性损伤、失血等情况,慢性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等,还有一些不良习惯如熬夜、吸烟、喝酒等等。
肌酐440-707,肾衰竭3期延缓进展!
进入这个阶段后要逆转肾功能不现实,关键是延缓发展,拉长到尿毒症的距离。肾衰竭阶段后期要比早期面临着更多的意外状况,尤其是并发症,包括电解质紊乱、肾性贫血、心脏肝脏功能受累、酸碱失衡代谢性酸中毒等等。
此外,这个阶段还要面临着重要的问题是血液内毒素水平升高,肾脏代谢压力很大,是导致尿毒症发生的重要方面。因此在这个阶段重点是防治并发症同时促进毒素代谢,稳定肾脏血流保护好剩余肾细胞功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