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多囊肾知识

多囊肾病因和发生机制

时间:2024-02-02 作者: admin22 阅读量: 5 栏目名: 多囊肾知识 文档下载

遗传性多囊肾病由基因突变引起,大部分患者的异常基因遗传自父母,少数患者的基因异常为自发产生。此外,一小部分患者的肾囊肿并非由基因突变引起,而可能和其他肾脏疾病如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相关。

多囊肾的病因有哪些?

由基因突变引起基因异常可引起多囊蛋白表达异常,从而影响肾脏的发育、组织结构和功能,导致肾脏囊肿的发生并逐渐增大、囊液积聚、肾间质炎症、纤维化、血管硬化等。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该型较常见,主要是由于PKD1基因突变或/和PKD2基因突变所致,约占多囊肾病的85%以上。

只要父母任意一人患病,子代患病率为50%,

如左下图所示。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该型较少见,主要是由于PKHD基因突变所致。必须父母双方都有异常的基因,子代患病率为25%,如右下图所示。

其它遗传性囊肿性肾病髓质囊性肾病,

髓质囊性肾病,主要致病基因为MUC1, UMOD;

结节性硬化症,主要致病基因为TSC1、TSC2;

Von Hippel-Lindau 病,主要致病基因为VHL;

肾单位肾痨,主要致病基因为NPHP1/2/3/4。

由其他疾病引起肾脏疾病的终末期,如接受血液透析长期治疗者,也可能出现肾脏多发囊肿。

多囊肾有哪些诱发因素?

有研究发现,炎症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以上就是多囊肾病因和发生机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