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而尿常规是检查蛋白尿较为常用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因此尿常规检查中蛋白尿为阴性(—)。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就可能出现弱阳性(±)、1+,2+,3+,4+。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尿蛋白“+”号越多,病情就越严重,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一定!
尿蛋白加减号,会随着尿液稀释程度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果一个人出汗较多,又没及时补充水分,那么尿液就会出现浓缩,尿蛋白+号就可能出现。
而且,人每天排出的尿液是不固定的,有时可能多,有时可能少,因此,尿常规检查只能反映当次尿液,而且尿常规检查会出现对白蛋白以外的其它蛋白不太明显,会低估总体蛋白尿程度, 不能反映全天尿蛋白的水平。
因此,如果想要获得确切的尿蛋白信息,还应做一个24小时尿蛋白定量。
最后,小编提醒,为了保证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准确性,肾病患者在留取尿液时一定要注意,早上的第一次尿液要弃掉,第二天早上的要留下来。另外,要避免尿液中混入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