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肌酐控制在440以下是个分水岭,肾衰竭风险明显下降。
肌酐水平越低代表体内毒素水平降低,对肾脏的威胁减少,肾衰竭的风险也较低,但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对肾衰竭预防。其中肌酐虽然是反应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对肾功能的发展,及病情的预后影响较小。因此要降低肌酐,也要从提升肾小球滤过率,修复受损肾功能入手,单纯降肌酐意义不大。所以肌酐高了,先不要慌,明确肾功能的情况首要检查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
血肌酐的正常参考值在44到133之间,其中男性一般在53到106左右,而女性稍低在44到97之间。
吃了肉类食物之后,肌酐值会有所上升,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一般在几个小时之后数值就会恢复正常,我们对此不用过于的担心。在肾衰竭的代偿期,肾功能会有所下降,但能够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可以排出体内的毒素和代谢产物,这个时候的肌酐值一般在133到177之间,虽然比正常参考值高,但是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
在肾衰竭的失偿期,由于肾小球损害过于的严重,所以滤过率会大大的降低,大约只有正常肾脏的21%到35%左右。出现这种情况之后,患者体内的毒素和代谢产物,已经无法及时的排出体外,所以肌酐值会大大的上升,一般在177到400之间。但这个时候身体仍然不会有异常的表现,所以很多人都无法继续运行,这样就很容易造成病情的耽误。
在肾功能的衰竭期,肾小球的滤过率会下降至正常心脏的20%以下,这个时候体内会聚集大量的毒素以及代谢产物,而且排尿量会大幅减少,肌酐无法及时的排出体外,数值会飙升至400到707之间。在肾功能完全丧失之后,患者会进入到尿毒症期,这个时候肾小球的功能已经完全丧失,身体会受到严重的损伤,而且肌酐值也会大于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