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血液净化脏器。我们吃进去很多东西经机体代谢而形成了很多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相当部分蓄积在血液里。血液流经肾脏时,它们被排泄出去而形成尿液。也有一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以原型方式被肾脏排泄出去。通常,健康的肾脏有相对强大的排泄能力。但当肾脏功能下降,这些血液里的溶质不能被充分排泄而蓄积体内,最终损害了机体健康;这就是既往常说的尿毒症。
1840年P.A.Piorry和D.I'Heritier提出了尿毒素(uremia)概念,原本的含义就是「尿的毒素留在血液里」(urine in blood)。
(肾脏就是一个血管球,血管球把毒素排泄出去)
我们对肾脏排泄出去的毒素成分认识是一个逐步的过程。目前已知尿毒症患者身体里有200多种物质比普通人高。但明确有毒性的物质并没有那么多。这是因为还需鉴定该物质能否在动物或人体身上引发明显的症状、降低了预期寿命等。实际上既往习惯用来描述尿毒症的毒素-----血肌酐、尿素的毒性其实就没那么肯定。这可能是由于目前往往是对该物质的单体鉴定,但多个物质混合一起在体内引发的相互作用却难明确。
(尿液形成过程)
最先被认识到的是尿素。但当年临床检验时难以直接检测尿素。为此,考虑氮元素相对容易检测,于是测定血液里「非白蛋白氮」。根据「非白蛋白的氮」的量来推测「尿素的量」。随技术进步后即可直接测定「尿素氮」。这是目前医生常提到的「尿素氮」名称来源。但实际上随技术更进一步发展,我们已不再测定尿素里的氮含量,而是直接测定「尿素」。所以规范说法应该是「尿素」,而不是「尿素氮」。
血肌酐也是较早被发现的尿毒素。它是肌肉里的肌酸代谢产物。血肌酐的测定方式也经历逐步演进的历程。由于检验方法的不同,血肌酐的参考值有较大差异(具体见《你真的懂肾功能检测里的血肌酐值吗?Sina Visitor System》)
有意思的是,今天的研究证实:尿素和血肌酐的毒性并没有既往以为的那么肯定。比如,一些尿毒症患者行血液透析时,人为往透析液里添加尿素,其结果是尿毒症患者的症状并没有明显改变。尿毒症患者行血液透析时,强化「尿素排泄」后患者的结局并没有明显改变-------结局包括:症状、预期寿命等。
但我们仍习惯上用血尿素、血肌酐来反映肾脏的功能。除上述两者外,较肯定的导致尿毒症患者症状、预期寿命显著下降的较强尿毒素如下:
- 1,β2-微球蛋白: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与死亡率相关,透析前水平每增加10mg/L,全因死亡率增加11%。
- 2,磷:血清磷酸增高与皮肤瘙痒有肯定关系。同时,血清磷酸跟血钙结合导致血管钙化、从而导致患者尿毒症患者的预期寿命下降。实际上从动物、到人体,都观察到「限制磷酸饮食」延缓了肾功能衰退、保护了心血管系统。
- 3,代谢性酸物质:代谢酸中毒既可以导致急性尿毒症脑、肺病,甚至抑制心脏功能,也可以损害尿毒症患者的长期寿命和生活质量。
- 4,胍类:胍类物质是精氨酸的一大类结构性代谢产物。动物实验时,全身和/或脑室给予胍基琥珀酸、γ-胍基丁酸、甲基胍、高精氨酸及肌酸可以诱发抽搐。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 ADMA)抑制血管收缩、升高血压、增加血管硬度和减少脑灌注量。
- 5,聚胺类:最常见的尿毒症初发症状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而导致该症状的原因已明确是聚胺类物质蓄积。它也是明确导致神经系统症状的毒素。
- 6,对甲酚和对甲酚硫酸:主要有抑制白细胞功能、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感染风险。其次它损伤血管内皮、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证实,它的浓度高低跟尿毒症患者死亡率、预期寿命下降相关。
- 7,吲哚:在慢性肾病患者群里,吲哚水平可以预测患者死亡风险。生化研究证实,吲哚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与修复,激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也对心脏成纤维细胞及心肌细胞有直接促纤维化、促肥厚及促炎症效应。有研究证实口服双歧杆菌肠溶胶囊改变血液透析患者肠道菌群,从而通过纠正胃肠道菌群降低血清硫酸吲哚酚水平。但尚没有证据证实能改善患者预期寿命。
- 8,草酸盐:遗传性高草酸血症是因为基因突变所致。往往会带来年幼早发的肾结石、肾衰竭等。需要行肝肾联合移植根治。尿毒症患者的草酸增高是肾脏排尿酸能力下降,而非肝脏的草酸代谢紊乱所致。高草酸会损伤肾脏,也同样沉积在其他组织器官上,比如引发心脏功能衰退。
- 9,瘦素:目前很肯定血清瘦素可抑制食欲,增加蛋白质能量消耗。血清瘦素的增高可能是导致尿毒症患者营养缺乏、体力下降等症状的重要原因;但目前上述说法的研究证据尚不够充分。
(血液透析示意图)
上述提到的只是尿毒素中的少部分。不过,真实临床却很少测定上述所有物质。
一定程度上,尿毒症患者的症状、体力、营养状况比单独看某些化验结果更为可靠。因为化验只能反映其中一部分,而不能反映全部。但患者的症状、体力和营养状况则是「毒素与机体反应」的结果。因此,即便血尿素、肌酐相对不高,但血液透析患者仍自述胃口差、体力差等,那也说明透析不够充分。
更多的检测未必比症状能更好提示透析患者的预后。除症状外,对预后可能有影响的检测指标是:血色素、血白蛋白、血钙和血磷酸、β2-微球蛋白。血色素和白蛋白体现营养状况,而磷酸和β2-微球蛋白则可反映血液透析排毒素的长期效果。
对于普通人来说,与其讨论尿毒症后如何改善生活质量、提高预期寿命,不如讨论如何预防进入尿毒症。那就等后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