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多囊肾知识

肾病满足3个条件为什么要切除扁桃体

时间:2024-06-16 作者: admin22 阅读量: 2 栏目名: 多囊肾知识 文档下载

哪些肾病患者需要切除扁桃体,一直是肾科及五官科大夫关注的问题,许多肾病朋友也问我要不要采取手术措施解决掉它。

扁桃体是人体的一个免疫器官,在呼吸道与食道的交叉路口,抵抗着外来的细菌和病毒,是名副其实的“咽喉要塞”。

然而对于肾病患者来讲,这个咽喉要塞不仅会抵抗外部侵略,还可能会反噬自身。

扁桃体经常因为食物和病菌的刺激,出现炎症反应,(咽痛、发热、呼吸困难等),诱发肾病加重,可因此而出现肉眼血尿、尿蛋白升高、水肿、肾功能恶化。此时,肾病朋友要考虑“弃车保帅”,斩断祸根。

肾病要不要切除扁桃体?主要看下列3个方面:

1.看病种

看病情是否与扁桃体关联。仅有部分IgA肾病,以及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患者,与扁桃体炎发作关系密切,其它类型的肾病,与扁桃体炎并没有因果关系。频繁因扁桃体炎而影响病情的IgA患者,可考虑将其摘除。

2.看年龄

儿童和少年时期,扁桃体还有比较重要的免疫功能。随着年龄增长,扁桃体会逐渐萎缩,功能下降。

所以,少年儿童如果常发生扁桃体炎症,切除要谨慎,建议再等一等。一是因为此时的扁桃体还能发挥作用,二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腺体的萎缩,以后扁桃体炎症可能会减少。

而25岁以上的IgA肾病患者,扁桃体功能已经所剩无几,此时如果扁桃体频繁发炎,可考虑摘除。

3.看发作频率

如果扁桃体炎发作频繁,每年发作2-3次以上,可以考虑将其摘除。

若扁桃体炎只是偶尔发作一次,那么相比于炎症,它对人体的保护作用更大,则不应摘除。

总之,摘除扁桃体有利有弊,在利大于弊的情况下才需要采取措施。

在摘除扁桃体后的一到两周,部分患者会出现暂时的病情加重,出现尿蛋白增多。此时不要担心,这种现象恰好反应了该患者的扁桃体炎和肾病有关。3个月之内,尿蛋白水平就会恢复。短暂的尿蛋白升高是好事,预示着未来的病情会因为消除感染灶而获得更低的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