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多囊肾知识

尿蛋白忽高忽低怎么回事 尿检常识肾友们不得不知

时间:2024-06-16 作者: admin22 阅读量: 3 栏目名: 多囊肾知识 文档下载

肾功能不好,会影响身体的情况,出现一系列异常的症状或引起相应指标的变化。尿液变化是检验肾病初期情况的“信号灯”。

肾脏是生成过滤尿液的器官,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肾小球、肾小管一旦受损,整体肾脏滤过功能下降,排尿必然会受到影响。肾病早期一般可以直接通过观察尿液颜色、形态及是否含有异物等发现尿液异常。但要明确肾功能受损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做检查相关的尿液检查。既有利于确诊肾病及肾脏受损部位,也有利于尽快制定治疗方案,稳定后续的治疗。

预防尿毒症,这些尿检常识肾友们不得不知!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反应肾脏“金指标”

肾病治疗过程中,提到尿检的指标不得不提24小时尿蛋白定量。这项指标反应的是整体体内蛋白漏出的情况,如果超过3.5g判断为大量蛋白尿,说明肾小球损伤比较严重,当然也有病理因素的原因。如膜性肾病、微小病变性肾病等这些病理类型的肾病,早期就存着大量蛋白。

尿蛋白越多,提示肾功能越差,同时预后也不利,尿毒症风险更大。

因此一旦发现,必须要及时抑制肾脏炎症,纠正蛋白尿水平,预防肾衰竭。

关于24h尿蛋白定量检查及治疗,有3点也要特别注意:

  • 留取正确,查的才准

部分肾友们在留取24小时尿液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检查最终结果。

一般尿液留取从晨尿开始,且留尾不留头,也就是如果从早上7点开始留(7点的尿不要),到第二天早7点的尿液(这次7点的尿留下)。

然后从中选取部分尿液进行检测。这样检测不会影响最后结果,如果多留或少留都会影响尿液浓度,检测的不准确,也会耽误病情治疗。

  • 尿蛋白和24h尿蛋白定量检查结果不一致,看后者

尿常规检查中有一项尿蛋白指标,一般出现+或2+、3+甚至4+,表示阳性,考虑肾病问题。但要明确肾脏受损情况还要进一步做详细检查,包括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且尿蛋白为但单次尿测量,会受到喝水多少、饮食、运动等饮食的影响,因此不作为判断肾功能的主要指标。

有些肾友检查尿蛋白转阴了(+号转为-号),但24h尿蛋白定量依然没有完全恢复,此时也不能大意,仍需要坚持服用治疗,且定期监测肾功能的情况。

  • 注意这些影响蛋白尿稳定因素

严格控制炎症反应,蛋白尿也能得到有效控制。但有些肾友总是在1g左右徘徊,威胁肾功能。除了药物因素,这些原因也要注意:坚持低蛋白饮食、不要剧烈运动、预防感冒发生等感染,这些因素可能不会造成病情严重恶化,但却会影响蛋白尿情况,对肾病的治疗也不利,同样要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