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的检验项目较多,可能很多肾友看着化验单不知从何看起,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肾功能常见的三项指标。
1血肌酐(SCr)
血肌酐一般被认为是内生血肌酐,内生血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最后随尿排泄。
血肌酐是检测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衰、尿毒症的一种方法,对肾功能检测有诊断意义。
指标偏高:血肌酐高出正常值多与肾脏受损有关,如肾脏病患者、肾功能不全的人还有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血肌酐偏高;血肌酐偏高还有可能是因为体内缺失水分和过于劳累。血肌酐的浓度变化主要由肾小球的滤过能力来决定,滤过能力下降,则血肌酐浓度偏高。
指标偏低:肌酐偏低常常与营养不良脱不开关系,体形偏瘦的患者往往肌肉容量相对会少,作为肌肉代谢产物的肌酐就会相应地少。节食减肥的女性中,部分人也会出现肌酐偏低的症状,主要是因为限制了营养素的摄入。与病理性的吸收不佳也有一定关系。
2尿素(UREA)
尿素是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产物,从肾小球滤过而排出体外,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之一。但血尿素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性相对较差,当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达50%时,才可见血尿素升高。而且血尿素浓度还受蛋白质摄入量和分解代谢情况的影响,所以不是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最佳指标。
尿素升高不能作为早期肾功能指标,但对慢性肾衰竭,尤其是尿毒症患者,血尿素增高程度通常与病情严重性一致。尿素降低可反映肝功能损伤,如肝衰竭、肝硬化;也可能提示低蛋白饮食。
指标偏高:尿素升高多见于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尿路结石、泌尿生殖肿瘤、前列腺增生等造成排尿受阻时也会导致尿素升高;急性肠炎、烧伤、脱水、休克、心功能不全等引起肾供血不足时,亦可引起尿素浓度升高。
指标偏低:尿素降低常见于肝病如中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广泛性肝坏死等。肝脏能将氨基酸分解后生成的氨合成为尿素。当肝有实质性病变(重症肝病)时,体内形成的尿素减少,血和尿液中尿素亦减少。身体缺乏蛋白质、体检前过量饮水也会导致尿素降低。在体检前,如果患者喝了大量的水,就会稀释患者的尿液样本,导致患者的尿素检测数值低于正常范围。
3尿酸(UA)
尿酸为核蛋白和核酸中嘌呤的代谢产物,既可来自体内,亦可来自食物中嘌呤的分解代谢。
尿酸的检测异常常提示高尿酸血症、痛风等疾病。
指标偏高:尿酸偏高常见于一些急慢性疾病,如高尿酸血症、痛风、白血病、恶性肿瘤、慢性肾炎等疾病。尿酸升高的原因,一是血尿酸生成过多,包括外源性摄入过多和由于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导致有关嘌呤代谢的酶缺乏或者功能低下,嘌呤代谢异常,内源性尿酸合成增加。二是尿酸的排泄减少。
尿酸指标受饮食影响很大,经常有肾病患者肌酐没问题,但尿酸超标,多是因为肉类、酒类、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过多,控制嘌呤摄入后尿酸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