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是一种个体差异很大的疾病,同样身为肾病患者,但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有时比正常人和患者之间的差距都大,而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早期肾病和晚期肾病之间。
1.早期看尿蛋白,晚期看血肌酐
在肾病早期,主要表现在尿蛋白上。有的患者尿蛋白很多,比如微小病变肾病、膜性肾病等,可以达到10克、20克以上;有的则尿蛋白很少,如高血压肾病、间质性肾炎等-因为量不会很大,有时候尿蛋白检查不出来,需要尿微量白蛋白才能明确具体情况。
但糖尿病肾病较为特殊,此病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分期。早期糖肾较难发现异常情况,但到了晚期后(4期后),往往显示尿蛋白和血肌酐双高。
2.早期检查尿蛋白成分,晚期检查功能异常
早期肾病损伤在肾小球还是肾小管?
肾穿刺:损伤部位。
尿蛋白成分检测:中分子尿蛋白-肾小球损伤、小分子尿蛋白-肾小管损伤
晚期不用检查尿蛋白成分和肾损伤部位,因为球管一体。主要检查器官功能性:肾功能、心功能、甲状旁腺功能。
3.早期可能需肾穿刺,晚期一般不用穿刺
早期肾病可能出现急性或慢性进展,有时候需要肾穿刺来查明原因、指导治疗。
晚期肾病肾活检已经失去了防治进展的意义。
4.早期可能需要用猛药,晚期不能用猛药
早期肾病可能有剧烈的肾脏炎症,需要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猛药来迅速减轻炎症。
到了晚期,炎症损伤转变为了硬化、纤维化、激素/免疫抑制剂失去了用武之地,此时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
5.早期肾脏“负担”小,晚期肾脏“负担”大
肾小球+肾小管=肾单位,肾脏的主要功能是肾单位完成的。单个肾脏有100万个肾单位,双肾共有200万个,平时是80万个在工作。
早期肾病,肾单位较多(80万以上);
中期肾病,肾单位较少(30-40万);
晚期肾病,肾单位更少(15万以下)。
6.早期肾脏大,晚期肾脏小
早期的肾脏大小正常(10-12cm)
晚期后,肾脏细胞凋零,大部分空间被肌成纤维细胞占据,就会萎缩变小,肾脏长度只有正常人的一半。
7.早期为可逆损伤,晚期为不可逆损伤
早期肾病主要是炎症损伤居多: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炎症细胞浸润等。名为损伤实则肾脏是为了抵抗炎症做出的回应。待炎症缓解,肾脏损伤就会恢复。
晚期肾病会出现很多球性硬化、大面积纤维化,这是放弃抵抗的肾脏细胞。这时候很重要的一点是剩下的那小部分炎症损伤、未完全硬化和纤维化的肾单位还能不能恢复。只要能恢复1/10,就能回到中期,并达到维持稳定的条件——肾小球滤过率45。
8.早期以门诊治疗为主,晚期以住院治疗为主
早期肾病主要治疗尿蛋白,大部分为轻或中度,易缓解主要门诊看诊。若尿蛋白缓解不理想或已经有大量蛋白尿(3.5g)以上才需要住院。
晚期肾病的首选药不一定会管用,需要观察用药反应并随时调整方案,主要是住院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转门诊随访。
9.早期尿毒症风险小,晚期的尿毒症风险大
早期肾病,尿毒症5%的发生率究竟算不算大?
晚期肾病若治疗效果好,滤过率下降速度1-2/年,离尿毒症还有10年左右;若治疗效果不佳,滤过率下降速度4-5/年,离尿毒症只有3-4年。尿毒症发生率比早期高10倍以上。
10.早期时大多家庭和睦
早期肾病而家庭破裂得很少,到晚期后家庭破裂比例会明显增加,尤其是曾经透析还未能报销。
男性患肾衰的家庭破裂比例低于女性肾衰,并非性别因素,而是经济来源较高的一方失联频次更高。
部分患者知道尿毒症才出现明显症状:心肺、肠胃、四肢异常症状。甚至少数患者到尿毒症都未能有明显感觉,直到生命垂危时才发觉异常。
不建议以自身感觉评价病情,肾友们无论自感身体是否异常都要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