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其疾病根源是微血管病变,与血糖长期控制不好,尤其是空腹血糖长期高密切相关。相对来说糖尿病肾病在糖尿病诸多并发症中属于比较危险的一类并发症,它是造成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
糖尿病肾病临床分为1-5期,其中1-3期属于可逆转期,4期及以后属于临床肾病期,已经不可逆转,只能控制,延缓肾病进展!但由于肾病起病比较隐匿,临床有相当长的无症状期,如果不定期筛查很难被发现,所以很多糖友一发现基本已经至少肾病4期以上了,已经错过了最后的逆转机会!
有数据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蛋白尿(肾病4期以上)平均病程17年,出现蛋白尿后终末期肾衰发生率:6年内为20%,10年内为50%,15年内为75%,平均生存期15年。
因此,糖友早期筛查尿微量尿蛋白等指标,早防早治很关键!糖尿病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夜尿增多、尿中泡沫多、水肿、腰酸、血压升高、贫血、乏力、食欲不振、腿抽筋,晚期出现少尿、无尿,全身水肿等等。
没有证据表明会出现全身腐烂症状。糖尿病肾病控制不佳,最终会发展至肾衰竭、尿毒症,还是很危险的,所以最好去正规的医院诊治,不要耽误了疾病治疗,毕竟保健品不是药品,只能保健预防,不能治疗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性合并症之一,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糖尿病所致肾损害的发生发展可分为五期:
Ⅰ期:肾小球高滤过期;
Ⅱ期:正常白蛋白尿期;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
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或显性糖尿病肾病期;Ⅴ期:肾功能衰竭期。糖尿病肾病的并发症会导致全身腐烂,纯粹是危言耸听。
其实所谓糖尿病肾病的并发症不过是指肾损害后损导致的机体的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例如说肾的排泄功能下降,会导致机体的水钠储留从而导致高血压或增加原有高血压病史的病情;肾小球的滤过率下降,血肌酐会升高,体内有害物质无法排除,最终可能致尿毒症等。而糖尿病足会导致周围神经功能损害,知觉下降,患者的足部皮肤变得干燥,同时足部可能因此导致刺痛、麻木、感觉迟钝丧失,同时患者的肢端会出现营养不良、肌肉萎缩之类的症状;糖尿病足患者由于长期的皮肤组织缺血导致了肌肉萎缩,同时皮肤干燥弹性差,一旦患者的皮肤体温下降,就会出现色素沉着,血管狭窄处可闻血管杂音。
同时如果患者的肢端皮肤发生了水疱感染,就有可能导致溃疡或是坏疽的发病。达到坏疽程度,肉眼看上去就是足部腐烂不是全身腐烂;而糖尿病肾病不会致全身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