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的并发症往往有很多,最常见、典型的肾病综合征表现为的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点: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慢性肾病3期
当肾功能实质性进展以后,细心的患者可能发现了,自己之前没有的一些症状都出现了,一些之前没有异常的指标也开始变化了,连吃的药也都多起来了。经常也有患者留言说:肌酐升高后感觉浑身不舒服,乏力、睡不着还夜尿频繁,食欲不振等,这种情况该如何治疗?确实进入到慢性肾病中后期,病情发展速度加快,从单纯的肾病诱发症状,开始转变为全身性的异常症状,而有一些并发症的出现则是加速肾衰竭尿毒症的主要因素,变成破坏肾功能的“主谋”。下面这些症状50%以上的患者都会出现,且多少都会影响肾功能,看你控制住了吗?
一、肾性高血压——增加肾内压,破坏血流环境肾性高血压的出现多半是肾功能损伤后引起,肾小球硬化发展,蛋白尿流失引起水钠代谢失衡,潴留导致系统性血压升高。系统性血压升高说明肾脏内压也是非常高了,且比较严重影响到了血液流通情况,以及肾小球及肾小管等肾脏细胞的血氧供应,加速损伤,因此长期的高血压是会加速肾衰竭的发生。控制血压升高,一方面是根本改善受损肾功能,一方面是需排毒排水。肾病和高血压是互相影响,因此需要综合控制。改善受肾功能需及时保肾护肾,其中降压药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是比较常用的一类降压药,同时还有护肾降低蛋白尿的双重作用。包括常用的厄贝沙坦、氯沙坦、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等等。此外依肾功能进展速度可以联合中医药系统改善血流情况,疏通经络,提升肾脏排毒排水的功能,尽可能减轻血液毒素及多余液体蓄积,维持肾脏内压平衡,保持血压的长久稳定。有肾病问题可以vx留言帮助解答:
二、肾性贫血——血红蛋白下降血容量减少贫血的危害不亚于高血压,有时候大家常常把这两个弄混。血压高不是说血液里血多,而是压力高。贫血说的是血红蛋白减少,血容量减少。有统计数据表明,肾病患者到了肾功能衰退阶段后约有50%以上的人会合并贫血,且随着肾脏病进展,肾衰竭发生贫血的患病率更高,尿毒症期患者贫血的患病率高达90%以上。目前纠正贫血的方法有三个方面一是注射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二是服用罗沙司他胶囊,三个长效促红细胞生成素诞生,解决频繁注射打针问题。前面两类不多讲,重点讲下长效促红细胞生成素(下面简称长效EPO)。简单概括就是结构升级,通过减少细胞凋亡和新细胞溶解来延长红细胞的半衰期。其中在我国已上市的是达依泊汀α,相比短效EPO半衰期三倍。因此对改善贫血非常有效,且能同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输血的风险。目前是已经用到肾衰竭伴严重贫血的患者中。结果都是不错的。
三、电解质紊乱——血钾高、钙磷失常肌酐升高后,肾功能恶化速度加快,血液毒素蓄积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出现。高钾血症、高磷低钙的情况每一个对肾衰的患者都很要命。对高钾血症主要危害是神经系统和心脏功能,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手脚麻木及心律失常。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高磷低钙代谢失常的状态,会引起患者骨骼疾病比如骨质疏松,严重的行走不便需要坐轮椅,磷元素升高会引起皮肤瘙痒,对患者的生活同样影响很大。所以建议在肌酐升高后就加强中医药的系统调理,坚持疏通血液恶循环,促进毒素的排出。由此我们在治疗慢性肾病过程,需要协同的用药而不是单纯只吃降肌酐或降蛋白或消炎的药就可以稳定住病情。要长久的保护好剩余肾功能,坚持维持下去还需要更系统的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