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多囊肾知识

肾功能检查项目大全

时间:2024-04-10 作者: admin22 阅读量: 4 栏目名: 多囊肾知识 文档下载

肾功能体检的检查包括很多项目,一般包括尿液方面的检查、血液方面的检查以及影像学方面检查。

肾功能检查项目有;血检、尿检、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肾穿等病理学检查。

血检主要有;血清尿素、血肌酐、血β2-微球蛋白、尿酸等、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C、eGFR (七项)

1. 血清尿素(BUN):通过测定,可了解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在泌尿系统有疾病发生时可以检测到血清尿素值升高。

2. 血肌酐: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肾的滤过能力,如出现血肌酐明显升高的症状时,肾功能可能出现严重损伤,但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来进行早期诊断。

3. 血β2-微球蛋白:肾功能减退,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时它的数值会升。

4. 尿酸:痛风时血清尿酸明显升高,主要用于痛风的检测,还有一些其他的肾病或者恶性肿瘤时也会出现升高。

5.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当血清RBP测定结果高于70 μg/ml,尿 RBP测定结果男性高于56mg/l、女性高于 57.9mg/l ,提示糖尿病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 等疾病。当血清RBP测定结果低于25μg/ml,尿 RBP测定结果男性低于36mg/l、女性低于26.7mg/l为RBP偏低,提示可能有维生素A缺乏症、肝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 营养不良等。

6. 胱抑素C:主要用于排查肾小球疾病、慢性糖尿病肾病等。胱抑素C是体内胱氨酸代谢的产物,是胱抑素的一个分类。主要特点是较稳定,经过肾脏排出,不受饮食、情绪、性别、年龄的影响,早期比肌酐更敏感。

胱抑素c的正常值是0.6-2.5mg/L。若偏高是肾功能急性损伤早期诊断的标志物之一,由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引起。

生理因素:妊娠晚期肾脏体积和肾小球滤过屏障改变,使胱抑素C滤过减少,孕晚期时胎盘会产生胱抑素C,导致肾功能检查胱抑素C偏高。这是正常的现象,不代表存在肾功能损害,无需特殊处理。

病理因素有: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肾炎等。同时建议患者再次进行尿常规检查、肾穿刺活检等检查,查明原因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进行药物治疗。

高血压肾病:患者血压升高,肾脏周围血管受到压力过高,使得肾脏血管出现损伤,血管管腔变窄,导致肾脏缺氧、缺血,出现胱抑素C偏高的现象。患者可能有夜尿增多、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建议遵医嘱服用卡托普利片、氯沙坦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糖尿病肾病:饮食不规律,经常食用高糖、高热量的食物诱发糖尿病,长期血糖高会增加血管负担,促进糖基化成分形成,使得肾脏内部的毛细血管变通透,蛋白组织液外渗,刺激肾脏,破坏肾脏细胞黏膜,使得胱抑素C偏高。患者可能有水肿、蛋白尿、视物模糊、心悸等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瑞格列奈片等药物治疗;

肾小球肾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等原因可引发肾小球炎症,使得肾小球过滤功能被破坏,出现肾功能检查胱抑素C偏高的情况。患者可能有血尿、蛋白尿、少尿、无尿、水肿等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氢氯噻嗪片、头孢克肟片等药物治疗。

建议患者生活中注意饮食清淡,多喝水,避免食用高钾、高磷以及高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防止加重肾脏负担,使得病情恶化。

胱抑素C检查主要用于诊断高血压肾病、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肾癌等,偏低无临床意义,但该检查不能完全确诊或排除上述疾病,需要联合下列检查进行联合诊断。

胱抑素C检查联合B超:当B超发现肾脏缩小,尿常规有蛋白尿、血尿,提示肾小球疾病可能,必要时进一步行肾穿刺活检协助诊断。

胱抑素C检查联合血糖监测、糖尿病病史、免疫荧光检查:当患者有血糖检查 提示血糖高,病人有高血糖病史,免疫荧光肾区lgG沉积,提示糖尿病肾病疾病。

胱抑素C检查联合肾穿刺活检:当肾穿刺活检发现癌细胞、提示肾癌。

一般胱抑素c增高要早于肌酐和尿素氮的增高,对于早期肾脏疾病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当有糖尿病、高血压病等疾病,出现胱抑素c偏高需要进一步行尿常规、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肾脏的彩超等检查,并且要管理好血压、血糖,血压血糖过高会造成肾损害。平时要低盐、低脂饮食,要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

7. eGFR是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英文缩写,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价肾脏排出毒素,以及多余水分能力的一项指标,直接测算非常麻烦,通常应用各种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成年人该值在90ml/min以上,男性在110-140ml/min之间,女性比男性低10%左右。

eGFR偏高有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

一、糖尿病肾病早期;

二、孕期妇女;

三、部分微小病变型肾病;

由于该值是通过各种经验和公式估算而来,准确性不是特别高。所以如果没有糖尿病、怀孕,没有尿蛋白,没有血尿,该值升高一般没有太大意义。

EGFR(肾小球滤过率)正常的范围是100~120mL/min,数值轻微偏低表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功能不良,可能是由于慢性肾病如;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原因导致,需要及时就医;

一、慢性肾炎:

大多是由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展而来,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表现,检查时会出现肾小球滤过率偏低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氢氯噻嗪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治疗。

二、糖尿病肾病:

是指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脏病,是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脏病(肾衰竭)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常表现为大量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症状,肾功能检查常表现为尿白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偏低。可以采取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越低表示功能越差,受到的损害越大,此指标也是进行慢性肾脏病分期的依据。随着年龄的增加,肾功能EGFR值也会慢慢降低,这种情况下数值偏低一点也是正常的,只要身体没有感觉到不适症状,不需要进行其他的治疗,也可能是患有慢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等疾病,可以遵医嘱服用氢氯噻嗪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治疗慢性肾炎,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治疗肾动脉硬化。

平时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理,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鱼肉、虾等,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饮水、限制盐、钾、磷的摄入。禁止摄入植物蛋白;减轻肾脏负担,禁止高钾类食物;避免引起恶性心率失常。

如出现痛风、肾脏疾病时,要及时复查肾功能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尿检可通过尿常规筛查,如有问题,进一步健康检查。

影像学检查可以检查肾脏大小、皮质厚度、肾动脉是否存在狭窄等。

肾穿是肾脏疾病的金标准。

若检查未发现明显肾功能异常只需定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