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当肾功能发生实质性损伤后,肌酐开始逐渐升高,意味着肾脏滤过排毒的功能下降了,血液内毒素水平升高了。此时需要及时去改善肾脏血液循环的问题,把肌酐、尿酸值控制住,以免太高了引起严重并发症,损伤到其他器官,爆发尿毒症。
“肌酐升高了还能降下来吗”?很多肾友对这个问题抱有怀疑态度,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对肌酐的下降并没有抱有太大信心。但是一方面又害怕尿毒症的到来。首先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不论是肾病哪个阶段,肌酐升高了都可以降下来。只要针对性对因对症用药,肌酐就能降下来,这点大家还是要有信心。关键的是下降的程度,恢复的时间。比如肌酐500多是能降到300还是200还是恢复正常?是需要10天还是半个月甚至一个月?这两个问题治疗过程中也很重要,对于任何慢性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肌酐多久能降下来?
有2个影响因素必须要知道!
一、肌酐升高的根本原因肌酐升高多分为三种情况,一类是慢性肾损伤导致肌酐缓慢升高,二类是慢性肾病急性损伤导致肌酐快速升高,三类是肾功能没实质性损伤,但是急性因素诱发单纯肌酐升高。这三种情况按好治难治程度排名,第三类排第一,第二类第二,第一类第三。后两种情况一般存在明确的急性诱发因素,包括药物肾损伤、高血压、严重贫血、出血、腹泻等因素导致的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损伤,引起肾脏突发性缺血的情况。血液浓缩导致血液毒素水平瞬时升高包括肌酐、尿酸、胱抑素C等等。但这种情况多不伴有肾功能实质性损伤,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也是暂时的,急性因素解除后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也会相应恢复。
一般急性因素引起肌酐损伤,在系统的控制1-2周后肌酐开始下降,完全恢复1个月内是可以看到的。慢性肾损伤即肾病正常发展的导致的肌酐高,只要用药干预就会下降。具体下降速度与肾病分期有关系。肾衰竭阶段肯定比肾功能不全阶段,下降的慢且数值少,根本上是剩余肾功能决定的。比如你肾功能不全阶段感260,肾小球滤过率还有50多,那与滤过率还有40多肯定是不一样的。总体来说,慢性肾损伤引起的肌酐高在系统干预后半个月也会有所下降,如果说15天还没有明显变化,就要考虑用药方案的问题。
二、具体看肾功能损伤程度上面我们分析了不同原因引起的肌酐高,治疗后所需要的时间。这里我们具体看看不同原因肾损伤的情况也是影响时间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急性因素引起的急性肾损伤,一般可以通过B超观察到肾脏体积增大,但没有硬化,肾皮质出现缺血的情况,毛细血血管损伤后髓质是暗红色。肾小球上皮层是出现局灶坏死,肾小管内的小细胞出现浸润状态。这个情况恢复比较快,及时改善血液循环,把受损细胞血氧供应上来,受损部分细胞可以忽略不计,不造成实质性肾损伤。
所以治疗1-2周后有明显改善变化。但是慢性损伤可以观察到的就是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都是实打实的损伤,所以如果不及时去挽救,修复,损伤过多的肾小球就造成滤过率的下降,肾衰竭的发生。
此外还有些病理出现新月体,系膜增生,这些都是病理损伤中比较重的情况。所以慢性损伤引起的肌酐升高不一定能完全恢复,下降时间也有所延长,但多数在半个月中西药结合治疗后肌酐有所下降多在20%-30%,是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