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是需要进行长期治疗控制的一种病,需要患者定期进行复查,来了解自己的病情恢复的程度。
关于病情的恢复,除了患者身体上一些症状的好转和改善,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指标上的变化了。尿蛋白3+下降到了+,肌酐
今天小编着重说两个指标,来帮助肾病病友们了解自己的肾功能的恢复情况。
一、尿蛋白对于蛋白的测定,可以通过两个指标来监测:一是尿常规中的蛋白质指标,另一个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前者在化验结果用“+”“-”来表示,“+”表示阳性,加号越多表示尿蛋白越高;“-”表示阴性,为正常情况;后者则说明身体内蛋白丢失的一个整体情况,尿蛋白定量≦0.15g/24h为正常,超过0.15g表明出现了漏蛋白的情况,肾脏出现了损伤。
二、肌酐(血肌酐)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出的一种物质,通过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它本身就是一种“垃圾”,如果在人体内蓄积多了就是毒素,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损害。正常人的血肌酐,由于体质等不同,男性要比女性的高,儿童的比较低。我院判定肌酐的正常范围为40—130μmoI/L。
和尿蛋白一样,肌酐也是衡量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排除一些生理原因,血肌酐越高说明肾脏滤过功能越差,肾脏受损越严重。
有些患者问了:血肌酐正常,肾脏功能就正常吗?
并非如此,这样说吧,我们的肾脏虽然有时候很脆弱,但代偿功能非常强大,而血肌酐并不是一个敏感的指标,借用一个名词来说就是反应具有“滞后性。也就是说,肾脏出现明显受损和血肌酐出现异常升高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所以血肌酐并不能反映早期、轻度的肾功能下降。它是衡量病情发展到中后期时,肾脏功能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当血肌酐严重超标的时候,肾脏受到的损害比我们所想的要严重。
尿蛋白和血肌酐这两大指标对肾功能的反应有很大意义,你gte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