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的持续进展归根结底是肾功能的“变化史”,除了早期我们不需要太多去关注肾功能,进入到肾病2期以后每个阶段都需要定期去评估肾脏功能损伤的程度,积极去改善已经受损的肾脏细胞部分,同时保护好剩余肾功能的部分!
具体的评估肾功能肯定是离不开三项指标,第一项是备受大家关注的血肌酐,第二项是内生肌酐清除率(比单纯肌酐更系统),第三项是肾小球滤过率。三项指标之间互相影响,但每项指标反映的问题不尽相同,比如肌酐的升高一般提示肾功能损伤后,血液毒素蓄积水平很高,是肾损伤导致的结果;而内生肌酐清除率和肾小球滤过率这两项更多的是反映出肾功能损伤的程度。
内生肌酐清除率主要是肾脏在单位时间把全部肌酐毒素清除出去的情况,如果下降说明肾脏清除毒素的能力下降。
此时既要去积极的改善肾脏血液循环,提升排毒功能,同时又要及时去排出毒素治疗,减少长期毒素的蓄积。肾小球滤过率顾名思义这些指标是反映肾脏组织单位之一肾小球损伤的衡量。
肾小球主要是起到滤过的作用,通过滤过全身血液把有益的物质和毒素分解出来,经肾小管重吸收后二者完成滤过工作。
肾小球硬化进程主要是基底膜损伤,通透性增加,滤过水平逐渐降低导致一些大分子物质趁机漏出,还有一方面是肾脏整体损伤后局部毛血管损伤,导致供血供应不及时,也会加剧肾细胞的萎缩硬化发展。
因此要及时控制这两项指标的发展,是改善肾功能,保护剩余肾功能非常关键的两点。
控制好这两项指标,减缓下降速度,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减轻肾脏的代谢压力肾损伤后蓄积的毒素物质非常多,除了肌酐之外,还有尿酸、尿素氮、胱抑素c,微量元素钾钙磷,酸性物质等等。减轻剩余肾功能的代谢压力,则需要积极去调整这些毒素的蓄积状态,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代谢异常的情况。
可以通过长期的中医药方案系统的去改善肾脏血液循环的状态,比如联合药浴、督灸、针灸、三氧清毒的方案去改善全身的循环系统,从而使毒素水平逐渐降低来,保护好剩余肾细胞可持续发挥作用,帮助肾脏减轻了代谢的压力。
二、恢复血氧的供应很多肾细胞损伤其实是肾脏血管损伤的,因为肾脏是一个毛细血管团,大量肾细胞损伤其实就是肾脏局部血管堵塞形成“大血栓”,堵住了毒素自然就难以排出去了,而且这个“大血栓”还会堵住其他完好肾细胞的血氧供应,导致更多的肾细胞损伤。因此就需要及时去改善受损部分的肾细胞,还有稳住完好部分的肾细胞,保证肾脏循环的基本正常运行。
这样即使肾功能损伤那剩下肾脏细胞也可以完好的完成排毒功能,形成良性循环。稳定血氧的情况,一部分是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这些指标影响血液循环的指标,二是通过外治内服方法来尽可能恢复受损较轻的肾细胞,中医药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往往会有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