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降下来一定程度表明病情有所缓和,但不能完全代表病情安全了,肾功能不会继续恶化,要长期维护病情的稳定,还需系统地看待整个病情加以治疗。
尤其是有3类肾病尿蛋白症状较轻微,或者尿蛋白很容易控制,但病情进展速度却较快,尿毒症风险很高。要预防尿毒症发生,必须重视复查治疗这件事。
1、多囊肾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多囊肾属于一类遗传性肾病,发病因素多与基因异常相关,通过肾脏彩超检查、基因检测可以发现病情及评估肾功能损伤情况的重要检查项目。多囊肾早期常以血尿、高血压为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肾区的疼痛,但并没有明显尿蛋白的症状。
发展到肾功能不全阶段,可能出现少量尿蛋白。肾友们此时就不能单纯看尿蛋白的多少来评估病情,而是要重视囊肿的生长情况以及血尿及肾脏大小。
由于对于多囊肾的治疗主要是看囊肿的大小,一般囊肿小于3cm以保守治疗为主,超过3cm小于5cm需重视血尿症状的纠正,超过5cm要系统治疗。对于多囊肾治疗通常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手术治疗要好。
通过去顶减压手术可以减轻囊肿对肾脏的压迫,配合抽液手术减少囊肿生长,同时辅助中药促进囊液的留出,促进肾脏内血液的流通,起到肾脏保护作用。在系统治疗后,及时没有尿蛋白、血尿的情况,多囊肾肾友们也需要每3个月复查一次,以避免感染等情况出现加重病情。
2、高血压肾病,超过10年高血压病史长期高血压造成全身血管病变,进而影响到靶器官的功能,肾脏是其中之一。
10年以上高血压发生肾功能损伤的风险非常高,几乎到晚年有一半的病友会出现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高血压肾病的发生首先表现为血压居高不下,单纯的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不稳定,尿液变化部分患者主要是出现夜尿增多,微量白蛋白尿的情况。
并不会出现大量尿蛋白。当肾功能硬化进展加快后直接出现肌酐升高,尿蛋白不明显。要判断肾功能的情况,后期出现要看血压、血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的情况,尿蛋白次之。
一般血压控制稳定后,尿蛋白也能降下来。即使血压稳定、尿蛋白转阴,仍需要每天坚持测量血压,同时评估尿蛋白,还有尿量的情况。因此需要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这点肾友们别偷懒。
3、糖尿病肾病,5-年以上的糖友与高血压肾病不同,糖尿病肾病早期就会出现微量白蛋白尿,且发展到中期会出现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基本上贯穿于整个病情发展,影响着预后。降低尿蛋白,主要是服用沙坦或普利类药物,可以起到明显降压、降糖、降蛋白、护肾的多方面作用。
但肾功能出现损伤后,肾小球滤过滤低于60此时需注意,肾衰竭风险增加。由于糖肾比其他类型肾病进展速度都要快,肌酐往往达到3、4百就需考虑透析,因此在中后期及时尿蛋白转阴,仍需要定期检测血肌酐等肾功能指标,以预防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