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进行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大多数患者已经到达尿毒症前期,这时要做血液透析!肌酐600μmol/L的病人,如果是急性损伤,大部分可以降回去。如果是慢性损伤,虽然经过积极治疗,肌酐可能会有所下降,但是往往不能降到原来水平。肌酐600μmol/L通常意味着已经接近尿毒症期!
当然可以降,就是有没有必要的问题。然后就是1次透析能降下来的肌酐有限,尤其刚开始透析还需要进行诱导,正常透析4小时,刚开始要从2小时开始过度。现在各大指南推荐的起始透析时机已经不单单看肌酐和尿素氮的水平了,而是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心功能、尿量(残余肾功能)、营养状况、贫血、电解质紊乱情况等等方面的情况来考虑。
有很多患者都有这样的情况,发病初期非常重视:按时吃药、严格遵医嘱控制饮食等。但随着病情的好转,如水肿消退、尿蛋白下降了、血蛋白也已基本恢复、血肌酐稳定或接近正常。
此时,有不少肾病患者自认为“应该可以了”或者“肾病全好了”,从而放松了后续治疗与管理措施,药也不吃了,甚至再也不闻不问,饮食、生活都不加节制,尤其是有多种并发症的患者,对病情影响更大,很可能致使疾病快速进展,最终导致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
肾病大多属于慢性疾病,肾友千万不要指望在短时间内解决所有问题,而应该做好与肾病长期或永远“斗争”的思想准备。刚开始时的治疗是很重要,可后续的治疗与管理也同样非常重要。
即使病情治疗效果很好,得以控制,也要保持日常良好生活状态和管理,不要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应定期复查,不要忽视常规体检;对于正在接受治疗的肾病患者,在坚持服药治疗的同时,更要重视规律复查,动态观察蛋白尿、血尿和肾功能等指标,以便让医生掌握治疗的效果和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对当前的治疗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肌酐600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急性的,即既往肾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升高,短期内(一般指3个月以内)由于各种诱因的作用肾功能急剧恶化。这种情况下需要综合排除肾功能急性加重的原因,去除诱发因素,让肾功能尽可能恢复,必要时可以临时透析几次。第二种是慢性的,就是肾功能像上楼梯一样,慢慢升高到600多,这样的话能通过保守治疗降下来的可能性不大,基本上维持性透析是迟早的事情。这就回到了开头的问题,起始透析的时机选择,如果是合并糖尿病,基本上可以开始透析了。非糖尿病患者可以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考虑,但是总的来说不会太久,因为血肌酐在三四百以后升高的速度会比之前快很多。肌酐600多的水平、慢性升高的话,可以留给患者选择透析方式的时间不会太多,基本就是腹透血透二选一,这个需要跟肾病专科医生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家庭情况选择,选血透的话先造瘘。